青春期不仅有生理上的剧烈变化,而且还有心理上极为深刻的改变。她们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,逐渐走向成熟,只是心理成熟的速度要比生理发育慢一些。如果说,青春前期的主要特征是生长发育加速,性腺成熟、出现月经和第二性征等生理改变为主的话,青春晚期的变化,则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:自我意识、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增强,性意识的增强。
自我意识是青春期少女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活动。这种活动的主要特点,是把自己和周围环境及周围人区分开来,并认识自己的能力。认识自己,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,这是人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,也是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重要区别之一。自我意识包括着极为广泛的内容,例如,自我感觉,自我评价,自我监督、自信心、自制力、自尊心及独立性等。
自我意识在婴儿期是没有的,他们甚至不能区分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客体;到了幼儿期,他们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,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位,这些都属于自我感觉的范畴。在学龄前期,开始出现最初的自我评价;学龄期(包括青春前期)慢慢学会把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的“镜子”,来和自己的行为对照;自我评价的广度及深度都有所发展,并开始形成自制力。青春期,特别是青春晚期,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重要时刻。首先是不再认为自己是个“小孩”,也要求别人不再把自己当成“小孩”,这一方面是因为生理上的变化的自我认识,另一方面是她们参加社会活动和在社会中“学习”的结果。她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容貌、身材、仪态、举止及衣饰。人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变化,一向在生活上比较随便的小姑娘,开始对如何修饰自己感到兴趣,她们私下使用母亲或姐姐的化妆品,出门前认真地考虑该穿什么样的服装,仔细地检查自己的发型,装饰是否合乎标准;对其他少女的衣饰十分注意,或者主动提出要求购买什么样的衣服;她们拒绝那些属于“小姑娘”的装束,不愿在头发上扎蝴蝶结,对于她们不合时宜的服装,宁可不穿、而偏爱时代流行的服装。除了服装以外,她们还努力学习女性角色的行为,天真活泼的小姑娘,有些变成了腼腆、怕羞、矜持的少女。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自我评价,自我评价的进一步发展,是青春期少女心理发育的又一特征。她们对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品质发生兴趣,开始要求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个性持点和心理活动。研究者指出,12岁以前的儿童,对小说中描写的人物的内心体验,常常很不注意。她们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感兴趣,而对于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则草草带过,或者干脆跳过不看,即使看了,事后也全忘了。12岁以后,越来越注意关心人物的内心世界,更多地议论和评价人物的行为动机和个性特点,她们从评价别人开始,过渡到评价自己,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品质。最早的自觉地写日记,常常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;她们在日记里,写下对自己的认识,提出对自己的要求,憧憬着自己的未来。